每顆牙齒都是一個器官,含有神經、血管與淋巴連結全身,所以每一顆都非常重要。

 

小孩在發育過程中,如果忽略口腔保健,可能造成發育不良。蛀牙多的孩子,容易賴床、無精打采。不僅如此,牙齒對於兒童準確的發音、咬字都相當重要。如果牙齒有缺陷,容易形成口齒不清。

 

該如何維護孩子的牙齒健康?

IMG_1833

小超人六個月就開始使用第一個牙刷。

喝奶後的清潔

實際上,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應該要幫他們清潔口腔。目的有兩個,一是先讓孩子熟悉異物在口腔的感覺,二是讓他的口腔保持清潔。等寶寶長大至六個月以上,並建立了固定的飲食時間,家長就可以在寶寶睡前的一餐奶後替他抹口腔。如果之後長出了第一顆牙,就要連牙齒一起清潔。

 

清潔的時候先把自己的手洗乾淨,並且最好用生理食鹽水消毒,在把手指敷上紗布巾,沾上白開水,並貼著牙肉從上頜至下頜繞一圈把上下頜抹乾淨。

 

一歲之後開始吃氟錠

除了清潔,還要額外補充氟錠。市面上有小孩專用的氟錠,氟化物和在牙齒表面形成結晶化良好且較抗酸的「氟化磷灰石」,能抵抗細菌對牙齒的侵蝕,達到預防蛀牙的效果。

 

等到孩子大一點可以練習漱口水時,就可以考慮使用含氟的牙膏。

 

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不只如此,從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開始,就應該每三個月帶他們去牙醫檢查。一般大人是半年洗牙一次,小孩由於正在長牙期,加上乳牙容易蛀,因此醫生多半建議每三個月檢查,每半年塗一次氟。

 

當然,很多孩子都害怕看牙,躺在椅子上不能動,張開私密的嘴巴,加上陌生機器的聲音…..都會讓孩子恐懼,因此建議去兒童牙科專科院所,這邊通常有可愛、充滿色彩的空間,候診區也會有玩具、圖書,醫生也比較知道如何安撫小孩和家長,可以幫助降低孩子看牙的焦慮。

 

所以越早開始建立看牙的習慣越好,同時為了要讓他們安心,盡量選擇同一個醫生。優點是孩子熟悉同一個人和環境,不安全感會下降;醫生也比較了解孩子的狀況。我的經驗是兩個小孩從害怕大哭到可以乖乖配合大約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利用繪本先熟悉看牙

在看醫生之前,可以給孩子讀和牙醫相關的繪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故事提到鱷魚不想看牙醫,內心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但實際上,牙醫也不想看到他。有趣的情節讓孩子了解,牙醫也是人,一樣也會不安。所以實在是沒有甚麼好擔心的。

 

《蛀牙蟲家族大搬家》也是非常推薦的一本書。作者用蛀牙蟲一家在找適合的房子,它們喜歡的家是吃一大堆甜食又不刷牙的小孩,而且蛀牙蟲最怕刷牙和牙醫,讓孩子了解刷牙才是避免蛀牙的根本之道。

 

三階段刷牙練習

家長不只是幫孩子清潔牙齒,從小也要引導孩子進行刷牙練習,共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刷牙練習,寶寶開始長出第一顆牙,就可以給予專用的牙刷。因為這時他們喜歡咬東西,讓寶寶可將牙刷放入口中練習。基本上只是習慣口中有牙刷的感覺。

 

第二階段刷牙練習,大約一歲左右,可使用尖形矽質固齒牙刷,不但清除牙縫殘渣,也可按摩牙齦。

 

◆第三階段刷牙練習—大約兩歲之後,確實刷到後面牙齒的刷牙練習。

 

以上三階段市面上都有販賣專門的牙刷。不論孩子刷得如何,一定要給予他們讚美,讓他們有繼續的動力。更重要的是刷完之後家長幫小孩確實補刷一次,以達到全面清潔的效果。

 

有人說,六歲以前孩子的牙齒健康,父母要負絕對的責任。照顧比治療重要。你做對了嗎?

 

 

延伸閱讀

讓孩子愛上刷牙的十本書

張淑瓊:14本繪本,讓小孩不怕醫生杯杯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