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搬出了寄宿家庭之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煮飯。澳洲這裡的外賣食物都很貴,基於省錢的前提,我開始每天下廚的日子,並且斤斤計較材米油鹽醬醋茶。
由於自己喜歡每天吃不同的食物,對於我這個煮飯菜鳥來說,可說是一大挑戰。特別是我在台灣不是吃外面就是泡麵,生平未親自煮超過兩道菜出來。
幾年之後,我居然可以煮出滿桌的菜給老媽子當母親節大餐。真的天下無難事啊。
於是,我在挑選食物以及煮法上,就沒有一定的章法。
有次我與同學去超市買菜,她問我家裡有沒有油鹽醬醋茶。我愣了一下:「只有油跟鹽,其他都沒有。」
「我的天啊,那妳怎麼煮菜?」她問我。
「就隨便煮吧,只要有熟就行了。」我微笑。
挑選食物的時候,不同於其他人會刻意找中國菜,料理自己熟悉的食物。相反的,我選的都是看都沒看過的菜,中英文名字都叫不出來的那種。因為身在澳洲,當然是要多體會他們的東西囉。
沒有電鍋(為了省錢),我用一般的鍋子煮飯。僅管第一次鍋底被我煮到燒焦,之後可就都成功的煮出了一堆香噴噴的米飯出來。據說不用電鍋跟微波爐煮飯難度很高,沒想到我居然一下子就抓到訣竅。
在外面住了一個星期下來,我也有了一些家庭煮婦的心得。
買菜時我會注意食物的保存期限,基本上至少要在一星期內都新鮮的我才會買,這樣我可以在七天內慢慢吃。食物都是以最便宜的為優先,這個時候,什麼品牌忠誠啦,知名牌子啦,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我會站在冷藏櫃前,尋找價格最低的鮮奶,也會在麵包櫃上,精挑細選大碗又便宜的土司。麵粉、太白粉、蝦子及魚這種額外的奢侈品絕對不買,調味料只有鹽跟醬油打發所有的食物。
冰箱裡隨時有一包冷棟水餃,大約澳幣三元(折合台幣七十五元)可以分三次解決。不想煮飯的時候,它是最好的選擇。另外我也儲存了一堆泡麵,以備不時之需。
別看我好像一副很老練的樣子,其實我在台灣從來沒有自己煮過一頓飯。所有有限的技巧,全是偶爾看著媽媽煮飯學來的。我還記得第一次嘗試一鍋蛋炒飯時,朋友正好打電話來。他驚訝的問我要如何煮,我說就全部食物放下去炒一炒就是了。他一聽傻眼,這樣的我,居然敢一個人跑到國外住在外面天天煮飯。
除了我每天晚上胡亂揮毫之外,同學們個個更是熱心的提供食譜,還有的自告奮勇要每週教我做一道菜。
現在我會做的菜大概不到二十種,但在昨天已經請一位朋友來家裡吃我親自做的晚餐:有兩道青菜、一道雞塊及春卷,外加上一鍋烏龍麵還有一鍋蕃薯湯。今天他跟我說他還活著,所以我已經通過了第一關的烹調考試。
我想跟所有的事情一樣,都是熟能生巧,相信在我努力的摸索以及問朋友的情況下,廚藝一定會大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