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在跟廠商聊天時提到他們的澳洲老師,我的眼睛突然為之一亮。對方很是驚訝:「妳真的好喜歡澳洲!」 的確,不論是什麼人事物,只要跟澳洲有關的事情,都能讓我眉開眼笑。這樣的我,卻對於澳洲食物有些不太習慣。
澳洲人每天千篇一律的早餐:玉米脆片加牛奶,或是土司夾果醬。對於我這個天天要換不同口味而且早上吃得很豐盛的女生來講,七點吃飯,十點肚子開始咕嚕咕嚕,在學校還得去福利社覓食。一個三明治動幘一百多元(澳幣約4到5元)。
終於有一天,我決定跟寄宿家庭的媽媽爭取,希望我可以從外面買回一些包子或饅頭等生鮮食品,借用他們家的微波爐食用早餐。這對從2000年就與他們住在一起的夫妻,假日會帶學生出去玩耍,平日也會接送上下課,一度讓我覺得他們是全世界最仁慈的人。心想我這點小小的要求必定會答應。
沒想到,媽媽告訴我說:絕對不行!過去他們有泰國學生在家裡面煮飯,嗆辣的味道讓他們打開所有的門窗,還是久久無法消散。(澳洲的獨棟大房子通常沒有冷氣)於是他們決定不讓海外學生下廚,除了茶與杯子之外,其他一律禁止使用。 我聽到這番話,眼淚默默的流了下來。 一向樂天派的我,居然因為這樣就掉淚。他們大吃一驚:「怎麼哭了呢?不過就是不能使用微波爐而已!」
這時我才明白,不論有多麼喜歡一個地方,從小習慣的味蕾還是很難改變。在澳洲,會懷念便宜台灣小吃:一大杯25元的珍珠奶茶、蚵仔煎、肉圓、五步一間的便利商店,還有中西式合併的美而美早餐。 更重要的是,在節慶之餘,有特別的好料可以享受。回到台灣之後,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料多味美又實惠。

冬至吃的酒釀湯圓
你八成會覺得有點奇怪:澳洲不是各大地方都有中國城,裡面應該有很多中國料理吧?就連澳洲人也喜歡上中國餐館。(因為比起澳洲或法國食物,Chinese food is cheaper!)不過這些食物因應當地人的口味,變得實在不怎麼道地。比方豆漿是沒有味道的,旁邊放著一個糖罐讓你自己加料;以及完全沒有牛肉味的牛肉麵。 所以,我在澳洲吃的食物,其實多半是在超市或市場檢便宜買的食物。然後把過去從媽媽那邊學到的食譜在餐桌上做實驗。
我最常煮的便是:榨菜肉絲麵(榨菜和即將到期的豬肉加起來頂多澳幣四塊,可以煮三次)還有一整鍋的滷味(裡面充滿豆干、雞胗、小腸(外國人不吃內臟,所以這些也超級廉價,一斤不到兩元)。
那澳洲人到底吃些什麼呢? 他們喜歡牛排、馬鈴薯泥、花椰菜與鮮奶,基本上是標準肉食主義者。
我曾經問過南澳旅遊局經理Michael,什麼是澳洲的傳統食物,他歪著頭想了很久:「BBQ! 」 澳洲的牛肉在世界上有名,牛肉味濃且質感好,是公認的優質牛肉。不但如此,還有特別的袋鼠肉可以試試,吃起來比牛肉硬一些。
澳洲為了舒緩過度繁殖的袋鼠情況,還准許獵人在特定區域捕捉袋鼠。
我有個朋友就是獵人。要拿到執照非常簡單:只要去看心理醫生,證明自己精神沒問題,不會濫殺無辜;再去買把合法的槍枝,就可以把打獵當成休閒娛樂。
除了新鮮的肉類之外,澳洲的海鮮算是人間美味,因著四面臨海的地理優勢,澳洲的魚類特別香甜可口。讓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海裡食物的人也忍不住多吃一些。
澳洲還有很棒的西洋梨,前幾天在台灣也發現這種綠色水果(Pyrus communis Linn)。西洋梨與一般梨子最大差別在於西洋梨吃軟,而東方梨是吃硬脆,因此品嚐西洋梨就是等它們成熟,等待梨頂端 感覺微軟時,即是西洋梨處於最好吃的時刻,此時的西洋梨又甜、又多汁,且散發出東方梨所沒有的果香味。這也是我在澳洲熱愛的食物。

親愛的,下次你到澳洲的時候,應該知道要吃些什麼了吧?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