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這回跟著同事們去巴里島,對它的印象實在不太好。
 這是艾兒的第十四次出國,走過奧捷、德國、澳洲、日本、泰國、吳哥窟、大陸……從來沒有一個地方,會讓我覺得風景不優、飲食普普、人文素質也不佳的。

 

 

      雞蛋花是巴里島的代表家家戶戶都會種因其有趨蟲的功效記得來巴里島一定要帶防蚊液

 

通過海關,拿完行李,接下來的事更讓人傻眼。

       在換錢的一整排匯兌辦公室,每間房間都有兩位辦事員,大約有二十多個人,每一個人都拿著美金鈔票,探出頭來希望我們跟他換印尼盾。(台灣換印尼盾的匯率比較不划算,所以多數旅客都會去當地換錢)。一時之間,感覺自己彷彿到了叫賣的菜市場,大家在比誰的價格好。仔細一看,每家的牌照匯率都是一樣的,但是這種光景,讓人覺得似乎可以講價,由價低者得。

        果不其然,我們的第一站海神廟旁邊的市集,就印證了我的想法。

導遊說,這邊的標價雖然便宜,但是一定要殺價,如果殺到五折以下才考慮購買。

       這種上面有珠珠和雞蛋花的鞋子,導遊建議我們不要碰。因為可能穿在巴里島的這五天,它就會壞掉。@@

     Lulu是在超市和土產店都有賣的磨沙膏,一瓶一塊美金。如果皮膚過敏的朋友,建議不要買。
        我個人比較推薦的是木雕。這些很適合放在門口玄關的擺飾品,價格約在60萬印尼盾到90萬印尼盾之間(約2400~3600之間),比台灣便宜。不過秘訣還是在於要精挑細選,然後慢慢殺價

另一個我們很喜歡的是印尼的泡麵,我把它煮來當早餐,這個牌子的特別香。一包大約5千盧比。(約20元台幣)同事可是還整箱整箱的買喔。
導遊說,有玻璃和冷氣的地方不能殺價。我卻認為不見得。通常,他們和外面的小販一樣,當你一靠近商品,店員就會告訴你,有10%的discourt。
唯一的差異是一般的攤販,會拿計算機問你:「How much do you pay?」然後你再回按一個可以接受的數字。對方搖頭,再按一個她的數字。就這樣來回周旋好幾次。他會說:「OK. Last Price.」如果你還是不滿意,可以準備離開。他如果叫住你,就會再降價。據說,每走一步有降一萬盧比的空間。
        只是,當我們殺到一個極低的價格,往往比老闆原來開的還少至少一半。因為便宜的實在不像話,看著手上的商品,你會開始懷疑它的價值。

        如果一項商品或服務,可以輕易的被殺價。或是低價到離譜,你會感受到的不是物超所值。賠錢的生意沒有人會做。一般人會想到的是,它到底有什麼問題?或是它是用那些原料做的?才會有那樣便宜。不僅如此,你會懷疑對方的誠信。如果你都沒有殺價,或是沒有殺的那樣多,那麼銷售的人究竟賺了你幾倍的利潤?

所以聰明的行銷業務人,當客戶要求你降價的時候,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延伸閱讀

水到渠成的大陸同胞
          柬幣何處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