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部落客王麗芳媽媽的《我不是天生會當媽》的文章–「兩個人的幸福」頗有所感,在當了全職媽媽近半年的當下,我把這段時間的心得也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帶小超人五個多月,離開他的時間不到五小時。每個星期,我們固定去台北上一天的課(目前是親子瑜珈) 、一天在外面玩(各種親子館、親子餐廳或是戶外踏青)。 和朋友吃飯,他和我一起去;看醫生,我帶他一起;做臉,我帶著他;上美髮院洗頭也和他一起…….
每天早上七點, 他像小鬧鐘一樣拍拍肩膀叫妳起來;上廁所或洗澡他猛敲門,只能速戰速決;煮飯的時候他過來抱住妳的大腿,必需一直跟他說先自己玩一下……
這樣不是很累嗎?很多人問我。
的確,帶小孩和上班比起來,身體非常的累。常常你想休息,他正在吵鬧;你想看一本書,他過來把書合起來;打開電腦上網瀏覽,他索性把電源線拔掉……因為,孩子要的是你全心的陪伴。(因此我自己的事情都是利用他在睡覺的時候進行。)
我看到很多雙薪家庭把孩子生下來就把他們給長輩或是保母帶,自己又繼續上班。理由是有錢才能養小孩。
其實,孩子從來就不在意父母到底賺多少錢,他在意的是你到底有多用心的在陪他。
前年我在上保母課的時候,有個老師語重心長的說:「保母的角色只是陪伴,你永遠無法取代父母。所以全日托的小孩最不利於身心發展。」
我曾經看過一個小男孩,給外公外婆帶24小時。到了五歲的時候,他晚上還在包尿布;嘴巴滿嘴爛牙(因為在外婆家從不刷牙) ;一頓飯要餵一兩個小時;最可怕的是,當大人一不如他的意,他就會惡狠狠的說:「我要揍死你。」
原因出在外公外婆太疼愛,而他的爸爸忙於工作,媽媽偶爾回來看一下,多數時間是在看自己的電視。孩子說:「媽媽,我很討厭妳。」其實已經是個警訊。家長依舊沒有正視問題的狀況之下,這個小男孩的未來會是如何可想而知。
我看到的例子是:給長輩帶的孩子多半無法無天,沒有規矩,因為老人家疼孫子。讓保母帶的孩子則有些會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因為太多的保母把孩子放在那邊不管他,或是整天讓他們看電視,只是盡到顧好他們的責任而已,造成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問題。(我不是說給長輩或保母帶的孩子一定不好,只是容易有問題而已。)
本來,孩子生下來,教養的責任就是父母。
很多人說三歲定終身,但是絕大多數的家長卻把寶貴的前三年交給別人,等到孩子上了幼稚園再來接手。試問:前面已經養成的各種不良的性格與習慣,後面需要花多大的力氣去改變與扭轉?
韓國人的國力越來越強,是因為他們的長輩絕不會幫小孩帶孫子。政府更是有一年產假的配套措施,讓媽媽們可以專心的帶小孩。澳洲人的小孩一出生,醫院就會幫你安排住家附近的Play group,讓新手父母可以跟其他有相似年齡孩子的家長一起交流,孩子們一起成長。
兒子小超人一歲兩個多月,目前有分離焦慮症。兩個老師跟我說:因為我之前在上班,他很擔心,不曉得媽媽什麼時候又會去上班不見了?
對於這點我真是滿心的愧疚。當初沒有想到,原來幾個月大的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多麼重要。
從前白天他需要被公婆搖一個小時才能睡著,現在他喝母奶,五分鐘就沉沉睡去……更讓我覺得自己當全職媽媽是正確的抉擇。
對於我這種工作狂居然會當全職媽媽,很多朋友不敢置信。其實,我只是秉持凡事都要盡全力的原則。今天我這樣用心的教養孩子,如果有天他還是走偏,我會覺得無所憾。但如果我只是去上班,把小孩丟給別人教養,將來他往不好的方向走,我一定會搥心肝。
有人說,你得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因為將來他們總是要離開你的。
是的,當小孩去上學,他們就會交朋友,然後再也不會黏你。結婚之後,更是應該自立門戶,和我們分居。所以我很珍惜現在可以這樣和他整天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因為時光一去不復返,這種兩個人的幸福,一輩子只有一次。
延伸閱讀
我只是一個不斷在學習的媽媽